《對倒》是香港文壇教父劉以鬯先生所寫的意識流小說作品。此作品原是一部於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開始在香港《星島晚報· 星晚版》連載的中篇小說。劉以鬯先生其後應《四季》寫稿,並於一九七五年把《對倒》改寫成短篇小說。「對倒」是集郵的術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指兩枚相連但上下顛倒的郵票。對倒郵票必須相連才有價值;一但分開,便與普通郵票一樣,變得平平無奇。《對倒》敍述發生在七零年代的香港,兩名主人翁分別是四九年為逃避戰火從上海移居香港的中年男子淳于白及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少女阿杏。兩個平凡的男女,兩種平凡的生活,交織出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故事。
《對倒》是香港文壇教父劉以鬯先生所寫的意識流小說作品。此作品原是一部於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開始在香港《星島晚報· 星晚版》連載的中篇小說。劉以鬯先生其後應《四季》寫稿,並於一九七五年把《對倒》改寫成短篇小說。「對倒」是集郵的術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指兩枚相連但上下顛倒的郵票。對倒郵票必須相連才有價值;一但分開,便與普通郵票一樣,變得平平無奇。《對倒》敍述發生在七零年代的香港,兩名主人翁分別是四九年為逃避戰火從上海移居香港的中年男子淳于白及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少女阿杏。兩個平凡的男女,兩種平凡的生活,交織出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故事。